【历史规划】科尔沁右翼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科右中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05-12-30 13:58:54 点击量: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科尔沁右翼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7年2月

    

“十一五”时期是我旗按照盟委、行署的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经济总量,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和谐 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学地编制“十 一五 ”规划纲要 ,对我旗牢牢把握和抓住机遇,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十五”时期,按照旗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全旗 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旗上下紧紧围绕实 生态立旗、农业稳旗、工业富旗 、开放强旗 、科教兴的发展战略和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强化第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思路,着眼于建设生态畜牧业强 、生态工业大旗和生态能源城的目标,全力推进农牧产业化 、工业化 、城镇化, 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 取得了较快发展 ,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统计,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 2000 年的 6.5 亿元增 加 到 2005 年的 13.6 亿 元 , 年均增长 15.9% , 高于“ 五 ”时期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 2000 年的 2692 元 增 加 到 2005 年的 5502 元 ,年均增长 15.5%。粮食总产量由 2000年的2.8亿斤提高到2005年

的 8.1 亿斤 ,增加了 5.3 亿斤;全旗家畜总数 由 2000 年 的 110.4 万头 (只 、口 ) 增加到 2005 年的 185 万头 (只、 口 ),年增长 10.9%,大小畜 由 2000 年的 93.3 万头(只 ) 增加 到 2005 年 的 165.8 万头 ( 只 ) , 年 均 增 长 12.2% 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由 2000 年的 11.47%提高到 2005 年的 13.7%;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全部工业加值 由 2000 年的 7018 万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1.89 亿元,年均增长 1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由 2000 的 3617 万 元 增 加 到 2005 年 的 1.17 亿 元 , 年 均 增 长 24.3 %。财政收入由 2000 年的 4400 万元增加到 2005 年 的 10800 万元 (含农业税) ,年均增长19.7% 。城镇居 民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由 2000 年 的 4209 元 增 加 到 2005 年 的 6502 元 , 年均增长 9.1% 。 农牧 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0 年 1685 元 增 加 到 2005 年 的 1891 元 , 年均增长 2.3% 。 农 牧区贫困人口由 “九 五 ”末 期的 8.3 万 人减 少到 5.1 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 0.9 亿元增加 2005 年 的 6.5 亿 元 ,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 亿元 , 是 “九五 ” 时期投资总额的 6 倍

上看, 我旗 “十五 ”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好的 ,  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达到了预期目的 ,  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为顺利实施“十一五 ” 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由于

种种原因 ,些制约因 素依然存在 ,仍然面临着诸多困 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 实力弱。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工业规模小 ,第三产业发展乏力。 二是基础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 ,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题 。 三是区域性贫困和农牧区贫困人口的问题还未得 到根本解决 , 扶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 。四是地下资源况不明,一 些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缺乏资源支撑。 五人才匮乏。 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市场营销、 科技创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发展

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十七大 ”、 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盟委主导新一轮发展及旗委第十二 代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紧紧抓住国家振 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自治区支持蒙东地区的机遇,围绕设畜牧业强旗和科尔沁文化大旗 ,加快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切实加强经济建设和文建设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大力发展 ,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努力构建富裕、 平安 、和谐的科右中旗。

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6%左右 ,人均地区生总值年均增长24%左右;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30%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45%左右; 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2%;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20%

、经济建设任务

围绕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 强化第三 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进 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 中 的 比重和畜牧业在一产业中比重,进一步加快 由农牧型经济为主 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总量的迅速 扩张和经济效的快速提升。 到“十 一五 ”期末 , 三次业比例力争达到 23.2 :48.8 :28。

( )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按照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实际出发, 科学编制社会主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 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 村新牧区建设。 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调化第 一产业内部结构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特色农业产业带,着力发展畜牧业,稳步推进林 (草)

业, 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 保持第一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十一五 ”期间 ,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到 2010年达到10亿元

1 、切实加强种植业基地建设

照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种植的原则, 大力发展无 公害 、绿色和机农业,加快农作物基地建设, 进一步 作物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 , 加大粮食 产能建设步伐。

专用玉基地。 主要布局在中南部苏木、镇、 工作

,力争201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

杂粮杂豆基地。 主要布局在 中北部苏木、镇 、工作 南三苏木, 力争 2010 年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

高油大豆基地。 主要布局在 中北部苏木、镇 、工作

, 力争 2010 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绿色水稻基地。主要布局在霍林河流域的杜尔基 、 巴彦舒、高力板等3个镇 ,力争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 20 万亩。

优质油葵基地。主要布局在北部苏木 、镇 、工作部 2010 年种植面积达到10 万亩。

质蔬菜基地。主要布局在6个建制镇的周边地区, 争2010 年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薯基地。主要布局在北部地区,到2010年达到

5

红干椒基地。主要布局在杜尔基镇、高力板镇,2010 达到3万亩。

绿 、有机农产品基地。 主要布局在中 北 部地区,取到 2010 年 全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基地达到150万亩,其中绿色农产品基地50万亩,有机 农产品基地 30万亩。

草基地。 重点在各苏木、镇的退耕地中发展饲草 产业,力争2010 年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

2 、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

续以建设生态畜牧业强旗为目标 , 加快推 进 畜 牧 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 “ 双权一制 ”, 以草定 畜 。到 2010 年 ,牧业年度 全旗家 畜 、家禽存栏 到 556 万头 (只 、口 、羽 ) , 其中大畜存栏 23 万 头      ( 匹 ) ,小畜存栏 193 万只 , 生猪存栏 40 万口 ,鸡达到 200 万羽,大鹅达到 100 万只。有效利用年产15 亿秆 、80 万亩饲草料基地优势,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养, 迅速扩张畜牧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经济效益 。 中 南部 以 发展西门塔尔肉牛为主 , 北部以发展乌沁肥尾羊为主,积极发展绒山羊。到“ 十一五 ”期末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继续实施禁牧政策十一五 期间后两年 ,每年

牧 100 万亩。 提高粮食及秸秆的转化利用率 , 加快 草业发展 ,加强饲草基地建设, 建立粮、经、饲、草元结构,为大力发展舍饲、 半舍饲畜牧业提供充足的保障。切实加大牲畜改良力度,大力推广和引进冷配、 胎移殖等牲畜改良技术, 提高牲畜的个体品质和畜牧 的整体效益 。到 “十 一五 ”期末, 全旗大小畜 良改率 达到 100% 。 进 一 步加 强以 防 治畜 禽 “五号病 ”、高致性禽流感为重点的畜禽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安全健发展

3 、加大林业建设力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积极培育壮大林产  基地 ,保障林业稳步发展。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  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有偿流转  得使用权和收益权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支持各  机构跨所有制、跨行业、 跨地区投资参与林业开发和设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 提高林业经营效益 。“十一五 ” 时期, 全旗新增造林面积130万亩 , 力争森林覆盖率达 16%。

4 、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发展农牧业产业。以建设 “有机之乡 ”为目标 , 加快 建设有机农牧业产业化经济园区 ,大力发展有机农畜

加工业 。 重点以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 业 , 扩大有机谷子 、 水稻基地面积 , 加强管理 , 确保 量;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上规模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以圣羊肉业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太仓草原天地食 有限公司肉业加工企业 、 浙江台州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导 ,加强有机牛、有机羊、有机生猪认证工作 ,加大 有机畜牧业建设步伐 。 到 2010 年力争达到屠宰加工 10 万头牛 、40 万口生猪 、50 万只肉羊的规模 。以建设万态桑园为目标 ,积极发展养蚕业, 到 2010 年使桑树 种植面积达到 1.5万亩,努力构建种养加、 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同时要提升和扶持盘活一批现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5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续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牧业综合生 能力。围绕百万亩良田建设工程和粮食增产项 目 ,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单位 积产量 。畜牧业要继续加强防灾基地建设,到2010年每 养畜大户都要建成一处有砖木结构牲畜棚舍 有饮水 、有饲草料地的防灾基地。

加强农业良种繁育、农业创新与应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 、 农业信与农产品 市场 、植物保护 、 农业资源与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七大体系建设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 重大病虫鼠害防控 、 农产 安全保障 、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 农业社会化服 与管理五大能力

持长久稳定的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制度,按照依 、自愿、有偿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土地 、 草牧场使用 权流转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和发展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农畜产品行业协会及各类农牧业专 合作组织,壮大农牧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业组织化场化程度。

( )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富旗战略做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 进 步扩大工业规模 ,优化工业结构, 提升工业竞争力, 建立起以能源 、重化工、 采矿 、农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 。“ 50%以上 ,到 2010年达到19亿元 ,其中限上工业增加 到17亿元。

1 、加快壮大工业经济规模

坚持以建设生态工业大旗为目标,  以百吉纳园 区为平台 , 在大力改造提升现有骨干企业规模的同时 努力抢上一批综效益好、 技术含量高、 发展后劲大、 业链条长的工业大项目。

能源工加快京能 1 × 33 万千瓦热电厂建设 ,确保

2009 年 发电 , 同时加快推进 二期 工程 2 × 100 万 千 瓦电厂 目 , 争取在 “ 十 一 五 ”期末建设 蒙 能 2 × 60 万 千 瓦 火 电厂项目大力推进风电建设项目 。到 2010 年投产电力规模达到 60 万千瓦以上 , 其中风电装机达到 30 万千瓦

重化工业 充分利用我旗水资源和周边地区煤炭源 比较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 100 万 吨甲醇 30 万 吨二醚项目, 积极争取 引进其他重化工大项目

采矿冶炼业。加快发展壮大采矿业,到 2010 年力 到年产 75 万 吨煤炭、3万吨铅金属、4.5 万 吨锌金属、 3000 吨铜金属的能力。 加快推进年产10 万吨锌冶炼项一期 工程建设。 加快高岭土项目建设 , 确保年产6万烧高岭土项 目 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依托我旗硅石资优势,加快百吉纳工业园区高载能项目建设,争取“十 五 ”期末建设硅冶炼项目。

环经济工业 百 吉纳园 区 要按 照 发展循环经济的 求,搞好项目布局和建设。 争取在 “ 十一五 ”期末, 热电厂粉煤灰和烟尘脱硫, 建设年产1亿块粉煤灰蒸压砖项目和石膏加工项目。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源综合利用水平。

2 、加大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

极向上争取资金 , 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

的方式, 加快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 力争在 十一五 ”时期 ,基本摸清全旗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 况 ,整合矿资源,科学有序地进行开发利用,为工业 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3 促进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

进和推广各类现代化新型建筑技术, 积极发展绿 色建筑、 节能建筑和蒙古族特色建筑, 实现建筑业的 和升级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制度, 加 强勘察、设计、 监理和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投标管理 。 做 好有关建筑业的法律 、 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作 , 加大 检查力度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加强建筑质量理 ,形成业主负责、企业内控 、 社会监理 、 政府监督的质量监管体系。到“十一五 ”期末 , 力争建筑业增加达到5亿元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

大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以 场化、 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 ,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 制作用, 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 服务业, 加快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我旗实际的第 16.8% ,到 2010 年达到 10亿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年均 增长 9% , 到 2010 年达到 3 万人以上 , 占全社会从业人

总数的 30%。

1 加快发展旅游业

住我旗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旅游旗和纳入呼伦贝尔 — 兴安盟旅游精品路线规划的机遇 , 通过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方式 , 加快科尔沁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自 治区级代钦塔五角枫 自 然保护区 、自治区级蒙格罕 山 自 然保护区 、 图什业图王府遗址 、图什业图赛马场 、 寺 、 十旗会盟地 、 翰嘎利湖 、 巴彦芒哈沙岛湖 、 珠

山 、 乌力呼舒等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 , 恢复建设 什业图王府 、 遐福寺 。 建设巴彦呼舒 — 科尔沁湿地 自 保护区旅游路项目。继续深入挖掘和整理科尔沁文化, 予旅游业丰富的文化内涵 。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规范 游经营秩序 , 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 营造良好的旅游 境 。 加强吃、住、行等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 , 积极开发旅游产品 , 尽快形成集度假、 休闲、 观光、 娱乐、 为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到2010年,旅游收入达到1.8 亿元以上

2 、大力提升商贸流通、运输、 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档次

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不断提高和满足城乡居 民的 消费水平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加快转变传统的商 批发零售经销模式, 积极推行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 电

商务等现代化经营模式。加快现有市场的改造升级, 一步扩大规模和完善功能 ,重点改造建设巴彦呼舒农 产品批发市场 、 两支箭牲畜交易市场,争取建设 巴彦 镇桥 业区 ,争 粮食现代物流和仓容扩建项 目和物流项目。 商贸流通 增加值年均增长 22%, 到 2010 年达到 1.2 亿元。

站 ,完善运输络体系,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 引导和 支持大型运输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提高从 人员专业素质, 改善服务质量。 完成旗客运站搬迁, 进 提高其经营效益。“十一五 ”期间,力争交通运输业 增加值年均增长 20%, 到 2010 年达到1.5亿元。

居民餐饮消费规模扩大、 层次提高、 需求多样 趋势 , 积极培育喜庆餐饮、 节假日餐饮 、 旅游餐饮多种类型的特色餐饮业 。支持餐饮企业推行联合 、 连 、委托等经营模式 ,提高经营效益。整顿餐饮业秩序, 一 五 ”期 间 , 力争餐饮 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 22% , 到 2010 年达到 1.2 亿元 ,从业人数超过 6000 人。

3 极培育壮大房地产 、社区服务 、金融保险 、信 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市场化运作为主, 加大巴彦呼舒镇及其它建制镇

房地产投资开发力度 。 鼓励和引导金融部门扩大房地 信贷规模 ,支持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十一五 ”期 间, 房地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0%,到 2010 年达到1.6 亿元。

社区服务设施, 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培育社会 化 、专业化、市场化的社区服务体系。适应城镇居民服 务需求的变化 , 发展家政家教 、 医疗保健、 绿化清 、文化娱乐、 扶幼养老 、 劳动中介等社区服务业 , 逐扩大社区服务业的领域。

持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 积极引进 业银行在我旗设立分支机构 , 引导和支持银行扩大住 、教育等消费信贷规模 , 提高经营效益 。加快发展责 任保险 、工程保险 、企业保险 、 健康保险 , 拓宽保险业 。“ 25%以上 , 到 2010 年达到 1.1 亿元。

加快发展通信、网络、 传媒、 咨询等信息服务业,

励各部门和机构实现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联网, 扩大网 资源共享范围 ,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大力发展职业 绍 、会计审计 、资产评估 、 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 完善邮政网络 ,加快发展速递业。“十一五 ”期间 ,信息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 ,到2010年达到 1.6亿元。

三、扶贫开发

助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的优势和 自治区 44 个厅局 帮扶的机遇 , 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 加大对贫困嘎查 入 ,加快全旗脱贫进程 。 到“十 一五 ”期末, 基本 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 巩固南三苏木区域扶贫成果

巩固和提高“ 3521工程 ”的基础上 (“3521 工程 ”, 人建设3亩水浇地、户户饲养 5 只羊单位以上牲畜、 营造2亩林 、 每个贫困户有 1 人外出打工或有 1 名 掌握两项以上农牧业适用技术明 白人),将扶贫工作重 移到实施产业化项目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各项 社会事业和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上 。规划实施特色种 、特色养殖业等产业化项目 , 进一步增加贫困农牧 民 的收入 。 大力发展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农牧民 纪人队伍, 带动贫农牧 民增产增收。进一步保护和建 南三苏木生态环境, 切实加强交通、通讯、饮水、 卫 生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项社会事业, 不断改善贫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大对贫困农牧 民的科技培训力度, 提高贫困农牧民的技素质 ,增强自我脱贫能力。 全力配合区直机关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支持, 巩区域扶贫成果。

( ) 加快中北部地区脱贫步伐

中北部地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 加快整村脱 贫进程 。 按照 “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的要求 , 极争取和实施生态移民、扶贫移民项目, 把生活在环境 劣地区的贫困农牧民搬迁出来 ,与 “阳光工程”相结 ,加强 中北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 。 进一 加强 地区 设 , 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广泛动员社会力 参与中北部地区的扶贫工作, 选派旗直机关到中北部区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

加强水利、 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障能力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 设,完善城镇服务能, 壮大城镇经济, 进一步增强城 镇的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

( ) 切实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建设。 围绕 “ 四横两纵 ” 的公路骨干网络 (

横 , 代霍 线 、 高开 线 、 坤新 线 、  巴鲁 线; 两 纵 , 111 线 、省际大通道),建成代钦塔拉 —— 霍林郭勒水泥路、 巴彦呼舒 —— 坤冷水泥路 、 巴仁哲里木 —— 扎木钦水 路 、 新佳木 —— 向海水泥路 、 代钦塔拉 —— 杜尔基水 泥路 、 吐列毛杜 —— 坤都冷水泥路。

建设。 积极配合和建设好通辽 —— 霍林河铁路 复线科右 中旗 、 乌兰浩特 —— 锡林浩特铁路科右 中旗 工程。

( )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兴利除害结合 、开源节流并重 、 防洪抗旱并 举 ” 的原则,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合理地利用 好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

水库和重点河流防洪工程建设 在 “十一 五 ” 时期 设毛杜哈嘎水库和呼和水库, 积极推进白音花水库项 目; 积极向上争防洪工程建设项目, 重点抓好霍林河游河段、坤都冷河、 乌力吉木仁河、 额木特河等河流洪工程建设,力争达到10年至 100 年一遇标准;继抓好霍林河翰嘎利水库下游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靠山 枢纽工程, 重建杜尔基灌区、 吐巴灌区, 实施翰嘎利水 引水清淤及周边环境生态治理项目。

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续以各苏木 、镇 、 工作部所 在地和重点嘎查为重点, 抓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力 施 100 处安全饮水工程。

(三) 加强电网建设

积极实施农村电网建设项目 , 完成 巴仁哲里木 — — 扎木 66KV 线路 75 公里输变电工程 ,完成九连 ——

木钦 110KV 线路 65 公里、主变容量 1 × 10000KVA 输变 电 程 。 建设巴彦忙哈 60KV 线路 70 公里 、 主 变容 量 1 × 8000KVA 输变电工程,百吉纳工业园区60KV线路 6 公里、 主变容量 2 × 40000KVA 输变电工程 ,到“十一五 ”期末, 使所有无电自然村和无电户通电

(四)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 巴呼舒镇为核心,  以高力板镇 、 吐列毛杜镇 、 巴仁哲里木镇 、好苏木镇 、 杜尔基镇为发展区域, 加 快扩张城镇人口规模, 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切实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 , 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基本实现将 彦呼舒镇建成生态能源城的目标。

扩张镇人 口规模 , 发展城镇经济 。 继续深化户籍 理制度改革 , 放宽和放开城镇户 口准入条件 , 制定有 施 ,加快扩张镇人口规模 。到 2010 年 ,巴彦呼舒镇人 力 争达到 7 万人 , 全旗城镇化 率达 到 30%左右 。 大 力 城镇经济 , 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 按照 南控 、北改的巴彦呼舒镇总体规划 , 重点加强巴彦呼舒镇的供水 、 供电、 供热、排水、排污、 绿化、 化、 美化 、通信 、道路、消防、人防及公共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 。到2010年,巴彦呼舒镇镇区人均道路面

达到 25 平方米 ,城镇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9.5% ,建 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28% ,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 15 平 方米 , 集中供热实现 100 万平方米 , 完成 巴彦呼舒镇供 扩建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工程。 积极争取巴彦呼舒镇水 地保护 、 巴彦呼舒镇垃圾无害化处理 、小城镇建设 、 列毛杜镇给水 杜尔基镇给水、高力板镇给水 、好腰 木镇给水等基础设施项目。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续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 保持和发 生态恢复 、环境良好的势头。

( )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继续坚 “大面积封 、按计划种 ” 的方针 , 采取封 育 、退耕 、种树 (草) 、禁牧 、休牧 、轮牧六项措施 ,综 合治理生态环境 。 极 向上争取退耕还林 、 退牧还草 、 沙源治理及以封代造项目, 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支持 加大 自 然保护区建设力度, 完成科尔沁国家级湿地珍 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  “十一五 ”期间,每年围封 100 万亩 , 封山育林 5 万亩。

( )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大水环境 、固体废弃物、大气环境及声环境治理。 格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 建设巴彦呼舒镇污水处理厂和 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到 2010 年 ,全旗集中式饮水水源

质达标率达到100%, 水库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 50%以 , 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 , 城镇生活 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以上

工业固体废弃物 、 城镇生活垃圾 、 危险废弃物 处理施建设力度 ,实现无害化处理。到 2010 年 ,工业 固体 废弃 物合利用率达到 50%以上, 城镇生活 垃圾 集 处 理 率 达 到 75% 以上 , 危 险 废 弃 物 安 全 处 理 率 达 到 100%。

大防治大气污染的力度 。 减少大气污染 。认真执 行国家有关规 , 严格控制工业排气标准 。 到 2010 年, 巴彦呼舒镇平均好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达 280 天以上。

强制度建设与执法检查 , 加大对声环境的治理 。 2010 年 ,  区域噪声 巴彦呼舒镇小于 60 分贝 , 交通噪 声 巴彦呼舒镇昼间小于 65 分贝 、夜间小于 50 分贝

、社会事业

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 继续大力实施科教 旗战略,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面加强基础教育。 加大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力

度 , 将教育资源 向人 口 密集的城镇和苏木所在地集中 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十一五”期间,建成义务教育园区

争取巴彦呼舒第六中学项目 ; 将所有小学教学点分别集 各 中心校 , 建设寄宿制小学 。继续实施好农村牧区 学校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工程

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在提高办学质量的 基础上,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 60% 上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建立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应的 系 。 积极展广播电视 、 远程网络 、 函授 、职业资格证 和岗位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的继续教育。

教育体制改革力度。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鼓励 社会力量办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努力实现教育投多元化。积极推进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 ) 努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科技对经济社 发展的贡献率 。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快 进适用技术成果的引进和应用, 提高农牧民的科技素 质。 到 “十 一五 ”期末, 农牧民中掌握实用技术人员 6 万人以上。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引导为保障 以企业为主体、 以科研机构为依托、 以科技中介组织 纽带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和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加大 开发投入,建立技术开发中心。

努力增加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 引导企业提高引进与开发 费比重 ,确保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速度 。到2010年,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 占 旗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企业研究与开发经 投入 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总投入的比重达到60%  以上

(三) 加强人才培养 引进与使用

坚持 “用好现有的 、 引进急需的 、 培养未来的 ”原

则 ,加大人才开发力度 , 改善人才结构 , 积极选派有 养前途的青年干部和企业骨干到国 内 重点高校 、 企事 位进修深造和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 加强电子信息 、 金 、 经济管理 、 法律等各类适用人才 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 进 一 步完善吸引各类人才创业的激励政策, 创造有利于人 颖而出 的机制和环境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完善服务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到 2010 , 高职高专以上学历或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占

人口的比重达到 4.5%。

(四)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

强群众文化场所和重点文化设施建设, 健全农牧 区文化网络 ,到2010年,每个苏木、镇都要建设一个标 准文化站。加快新闻、广播电视、档案事业发展,到2010年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挖掘科尔沁文化内涵 , 弘扬科尔沁文化 , 打造 科尔沁文化品牌 。 理开发民 间 艺术 、 民俗文化和历史 物古迹 , 培育以乌力格尔 、 好来宝等为代表的 民族艺 术品牌 。 建设科尔沁历史文化博物馆 、 科右中旗蒙语 宣传服务中心 、 乌力格尔厅 、 乌兰牧骑排练厅 、旗图 书馆和苏木 、 镇文化站项 目 , 力争 “十 一五 ”期末 , 173 个嘎查文化室 。旗电视台要开设蒙古语电视频道。

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 活动。 依托 “马文化 ,开发 “马产业”,继续办好 科尔沁草原赛马节,以首届全国中 国马速度大赛为契机 提升挖掘我旗 “马文化 ” 的知名度。继续举办那达慕 统体育项 目 活动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

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和档案馆功能建设, 加大对档 力改 设施条件 2010 年 ,档案馆功能建设达到 自治区一级标准

(五)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好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管理 , 形成医疗 、 预防保健 、卫生监督执法三位 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 加 强旗人 民医院 、蒙医医院、铁路医院苏木镇卫生院及嘎 查卫生室建设 ,建立方便、 快捷的综合性疾病控制与 防保健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 作医疗制度 , 扩大覆盖面 , 解决农牧 民看病难 、 就医难 问题。

(六)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真宣传落实《人 口 与计划生育法》,完善计划生育 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强化人 口 目标责任管理 , 稳定低 育水平。“十一五 ”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9‰ 内 。 做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 , 加强街道及用人单位对 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 推广和普及优生、优育、 优教知识 ,提高人口素质

强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基层 设施建设和人 口信息化建设 。实施好苏木 、镇计生 务站项目 ,建设173个嘎查级计生室 。 到2010年 ,旗、 木 (镇) 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全部达到 置标准。

(七)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

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 最低生活保障

为核 , 以社会福利 、 社会救济 、优抚安置 、 社会互助 为支撑 , 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与全旗 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依法大养老、失业、 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积极开展农牧 社会养老保险 。 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推 账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努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逐步把下岗职工基本生 纳入失业保险。“十一五 ”期末,基本养老保险 、失 业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法律法规规定的所有用人 和劳动者 ,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 80%。

强保险基金管理 。 进一步规范基金征缴和使用管

理 , 拓展社会保障筹资渠道, 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 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调剂能力和安全运营。

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健全最低生活保 、农牧区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济和救助等制度, 大保障和救助覆盖面, 建立社会安全网 。加大对社会 济和社会福利的投入, 加强儿童福利院 、社会福利院 建设和改造, 关怀社会弱势群体 , 逐步实现人人都享有 会保障。

( ) 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努力改善就业环境 , 拓

就业渠道, 保持就业人数稳定增长。

过产业结构调整进 一步扩大就业容量 。 注重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 , 拓宽就业渠道, 增加就 位。 进 一步促进 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广开 业渠道。认真落实扶持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 完 善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机制, 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 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无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 自 主创 、自谋职业 ,实现灵活就业 。到 2010 年 ,全旗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全旗城乡就业总人数 到 11 万人。

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切实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就业服务 织网络,努力拓展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 ,满足劳动力市供求双方需求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指导、 职业 、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 ,提高就业者素质。

大劳务输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强化劳务输 服务机构建设, 逐步构建起劳务输入输出服务网络体 系 。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统筹城乡就业。 实施 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劳动保 执法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根据全 、 自治区和盟里的统一部署 , 继续推进各

改革, 切实清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 。继续力实施开放强旗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 ) 大力推进各项改革

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 “精简 、 统一 、 效能 ” 的 原则 , 进一步顺部门职能分工, 完善机构设置 ,整合 政资源 , 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 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事务的科学化、 民主化、 规范 决策程序,健全听证制度、述职制度、 新闻发言人制 各项制度。 实施《行政许可法》 和贯彻《全面推进依 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和行为,推进 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单位改革 以政事分开、 管办分开和多元投入 为方向,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行政事业类事 位要调整、 整合、精简机构和压缩编制, 改革内部人事 、 分配、用制度, 在政府授权委托下依法行使管理 能; 基础教育、公共卫生 、 基础性科学研究等公益性 事业单位要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现代管理新机制, 提 务质量。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由政府办向社会办转 变。 积极推行以聘任制为核心的基本用人制度, 实现 管理由行政任用关系 向聘用关系转变, 由身份管理向位管理转变,由政府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

资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快投资体 》, ,合理界定政府的投资范围 。积极推行“投资、建设、 运营、监管”四公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实施政府投资 项 目 管理办法,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和改 进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程监管, 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项目建设水平。

财税制改革 进 一步建立财权和事权相统 一 的公 政体制 ,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 ”、社会事业 、社会 障 、公共安全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倾斜, 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加 预算执行审计 , 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加强收支两 线管理 , 实施收缴分离 ,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 、 社 会保障等预算制度

( )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化投资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 改进招商  资方式 。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审批手续 ,推行“ 一厅式 ” 、“一条龙 ”服务 ,大力抓好诚信环境建设 ,为投资  者提优质高效的服务 , 营造 “亲商 、重商、扶商”的  展氛围 , 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研究、 论证、 储备和推 介工作 , 建设好招商引资项目库,  以优惠政策和优势项 目吸引投资。“十一五 ”时期 ,引进国外资金和国内资金

  “十五 ” 时期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范围。 允许非 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 并在 核准 融资服务 、 财税政策、 土地使用、 对外贸易和 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 , 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 业一视同仁 ,实行同等待遇

构建和谐社会

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中, 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 )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高工作能力为目标,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 设 ,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 驾驭全局的能力、 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 力 。 改进和完善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努力把 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能够胜任领导我旗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坚强有力的核心力量 。 全面贯彻《党政领导干部 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

干部选任用机制 ,把德才兼备、 实绩突出、 群众公认 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要进一步加强干部 培训工作,健全干部监督机制, 强化干部监督实效。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抓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

设 ,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好各类人

用 。 创新载体完善机制,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坚持标兼治、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 体系 ,切实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破除 陋俗, 反对迷信和伪科学, 倡导科学、 文明、 健康的活方式。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创建 一 批文明城镇、 文明镇、文明社区。 扎实推进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全社会齐抓共管, 为未成年人创 康发展的文明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 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 建设,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积极实施公 民道德 建设工程,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 在全会大力倡导国 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以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公物 、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 平等友爱、 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三)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力探索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 效形式 , 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加强基层 民 建设 , 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经济、 文化和社会事务 的渠道 进一步推行和规范政务 、厂务 、 村务公开 , 扩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 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 , 从严治 , 依法行政 。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立健全评 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 。 继续开展普法教育 ,增强 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严 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 坚决查禁黄 、 赌 、 毒等各种社会 恶现象。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法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坚决取缔邪教 。 重 和加强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 。 积极支持国 防和武警部门建设。 加强国防教育和人 工程建设 , 增强全民 国 防意识,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 , 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不断提高民兵 、 预备役部队建 质量 。 深入开展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活动 , 不断固和发展军政 、军民团结。

(四)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拓展以公共财政为核 稳定资金来源渠道 , 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 筑社会安全体系。

培育社会组织 。 鼓励 社团 、 行业组织 、 社会 中 介组织和志愿团体等参与社会管理 , 为社会提供政府不 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 , 逐步构建政府 、 政府社会组织 、 企业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 ,扩大 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选择空间 。 加强安全生产 、 食品药品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 重点建立灾情 信息系统、现场救灾组织协调系统、应急通讯指挥系统 救灾物资运输系统及应急资金保障系统 , 推进突发性灾 应急体系和城市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

“十 一 五 ”中后期, 是我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 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全旗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旗的综合经济实力 显著增强, 社会将更加和谐,科技将更加进步 ,文化 更加繁荣, 法制将更加健全, 民族将更加团结, 人民活将更加殷实。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科右中旗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817号-1 标识码 1522220001 公安备案号:15222202000103

技术维护:科右中旗政府信息中心 Tel:0482--4124569 Fax: 0482--4128148 Email:kyzq@kyzq.gov.cn

科右中旗政府信息中心举报电话 : 0482--4124569 举报邮箱 : 68864749@qq.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