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划】科尔沁右翼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科右中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0-12-30 12:10:34 点击量: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科尔沁右翼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盟实现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区平均水平、2020年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我旗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经济跨越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旗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兴安盟“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旗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综合经济发展较快。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1亿元,年均递增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505元增加到2010年的1.18万元,年均递增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14.7%;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年均增长2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4亿元,年均增长17.3%。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46.8:19:34.2调整到40.4:26.1:33.5。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873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65亿元,年均递增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502元增加到2010年的10510元,年均增长10.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891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元,年均递增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3亿元,年均递增45.9%,“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2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总额的7.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5.6亿元增加到2010年13亿元,年均递增18.3%。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和华能风电一、二、三、四期,龙源风电一期等风电项目建成投运,电力装机容量达58万千瓦。京能风电一期、深能风电一期项目正在建设。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旗粮食产量累计实现37.4亿斤;家畜存栏头数年均稳定在190万头(只)左右。

——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明显。路网方面,“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8亿元,实施了国道111线巴彦呼舒至哈根庙改造工程和代霍线、巴坤线水泥路建设等公路建设工程,新建、改造县乡以上公路510公里、通村砂石公路927公里。总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4086平方米的白音胡硕火车站已投入使用。积极支持了通霍铁路复线建设、锡乌铁路建设工程,推进了长白铁路工程的前期工作。水网方面,“十一五”时期,完成了投资635万元的呼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了总投资8096万元的翰嘎利水库配套工程和投资1600万元的霍林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总投资9亿元的嫩江一级支流霍林河治理项目已列入松辽委治理规划。编制完成了全旗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和牧区水利规划,坤都冷河治理项目已得到自治区审批,积极推进了白云花水库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电网方面,实施了四处伏输变电改造工程;10千伏及以下电力农网完善工程进展顺利,实现了全部村屯通电;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时期,退牧还草435万亩。退耕还林20万亩,水土保持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共完成造林绿化93万亩,公益林管护面积达27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3.7%提高到2010年的14.76%。

——社会各项事业提速发展。教育方面,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的教育园区,旗职业中学和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已入驻园区。完成了巴彦呼舒第二中学迁建工程,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了25所学校12.8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文体方面,举办了三届“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中国·科尔沁民间文化艺术节”等有影响力的大型文体活动。卫生方面,不断完善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了旗人民医院病房楼和旗蒙医医院综合楼、病房楼以及旗疾控中心病房楼,改扩建苏木镇中心卫生院19个,建设20个嘎查卫生室和2个社区服务站。新型农村参合率达到99%发展广播通讯事业,全旗广播电视覆盖率由2005年的85%扩大到2010年的100%,广电工作重心由“村村通”转向“户户通”;宽带网用户由2005年的3000户发展到2010年的1.12万户,移动通讯信号实现了全覆盖。

——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完成了7778户危草房改造工程和489 户移民搬迁,建设了3.5万平方米廉租房和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解决了8.15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社保“五险”参保人数达到11万人。

——体制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实行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完成了农村牧区土地排查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了草原“双权一制”。

总体上看,我旗“十一五”时期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素质性深层次问题明显。农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工业规模偏小,第三产业发展乏力。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突出。三是生态环境问题面临挑战,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现象虽然得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但草原沙化、盐碱化、退化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治理。四是区域性贫困和农村牧区贫困人口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扶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五是就业、再就业、城乡住房等社会保障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一、“十二五”面临的机遇

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期间,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出台了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为我旗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自治区层面看,自治区政府制定了扶持兴安盟发展的相关政策,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我盟大力倾斜,我旗也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从我旗自身看,通过近年来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从区位来看,我旗与霍林郭勒市毗邻,锡乌铁路途经我旗,周边盟市丰富的煤炭资源加之我旗丰富的水资源形成“水煤组合”最佳点。我旗空气、土壤、水源清洁少污染,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通过有效资源整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旗完全有条件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为蒙东地区的新型煤化工、能源、有机食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区。

二、“十二五”面临的挑战

从市场环境看,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国际市场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到很多制约。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成为新的发展约束。伴随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发展,我旗必然要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

从自身来看,虽然“十一五”以来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基础还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环境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顺应自治区加快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把握国家和自治区对兴安盟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以“水煤组合”为思路的区域产业合作,打造蒙东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以“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能源、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夯实基础,增强功能”为主线,加强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中心城镇的服务带动功能,加强特色小城镇建设;以“富民强旗”为目标,加快推动经济增长由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农牧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区域经济由封闭发展向融入东北、借力发展转变,加速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集中发展。从全旗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处理好三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关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推进集中、集聚、集约开发,提升地区发展整体质量和效益。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支持先行先试,促进企业及要素向工业园区有序转移、集聚。

——技术创新,优化升级。认真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技术创新与调整结构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创新,实现产业延伸与多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树立跨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理念,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克服短期行为。既要加快优势资源开发转换,实现快速发展;又要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创建区内外著名的“有机食品之乡”。

——打造面向东北经济区重要的能源供给基地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

——建设自治区能源重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

——构建科尔沁文化大旗和自治区级旅游示范旗。

第四节 总体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力争达到115亿元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力争达到156亿元左右。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7%左右,2015年力争达到8亿元左右。

——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三废”处理率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5%左右。

——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2015年分别达到26000元左右和8700元左右。保障性住房解决城镇低保无房户达100%;农村牧区基本消灭危草房。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59:28

第三章 产业发展重点

第一节 夯实基础,发展现代农牧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坚持把发展农牧业生产力作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首要任务,确立畜牧业在农业中的主导地位,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畜牧业方面,确立以生态效益型畜牧业为畜牧业基本发展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天然草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舍饲禁牧,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牲畜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严格执行草原保护生态补偿政策。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加大牲畜改良力度,优化畜牧业品种结构,提高牲畜个体质量,增加畜牧业总体效益。到2015年,全旗优质、优良牲畜饲养量稳定在300万只羊单位,其中,奶牛、肉牛存栏40万头左右,羊存栏200万只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为舍饲优良品种,生猪存栏55万口左右。农业方面,以转变传统耕作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标准田,到2015年,建设200万亩标准农田,其中,建设水浇标准田100万亩(其中,水浇地节水改造50万亩),建设高标准旱作基本田1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亿斤左右。建设3万亩设施农业,其中建设6000亩43型日光温室。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围绕创建“有机食品之乡”的目标,按照“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亮品牌”的思路,重点推进有机肉牛、有机肉羊、有机米等主导产业。到2015年,认证有机肉牛10万头、有机肉羊100万只,建设1个有机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354个;建设4万亩有机谷子、2万亩有机水稻、5万亩有机荞麦、6万亩有机杂粮杂豆和10万亩有机油葵等5个集中连片的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4万亩、特色种植业5万亩。加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和打造名优产品,现有有机系列产品实现提档升级,高标准引进和开发一批新产品,创建国家、自治区驰名商标。

加强农牧业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认证等服务体系。整合涉农涉牧信息资源,加强农村牧区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推进农牧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巩固提高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巩固农机推广队伍,完善乡镇农机服务功能,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协会服务龙头,以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专业协会为纽带,建设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牧区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推进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扩建巴彦呼舒镇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好腰苏木镇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巴仁哲里木镇、吐列毛杜镇、杜尔基镇、高力板镇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巴彦呼舒镇和吐列毛杜镇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促进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发展农村牧区超市和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加强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牧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村牧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牧区科技发展。加强空中水资源的开发,要在适当的条件加强“人工增雨”作业。加强人工防雹,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加强联防作业,达到消雹增雨最佳效果。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建立高效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

培养新型农牧民。加强农牧民培训体系建设。整合农业、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教育资源,建立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重点围绕精种精养、牲畜改良等实用技术,加强实用农牧业生产技术培训,使农村牧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牧业实用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建立培训与劳务输出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打造劳务品牌。通过加强农牧民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提高我旗农牧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劳动力由无序转移向有序转移,临时性转移向长期性转移转变,真正使劳务经济成为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鼓励支持返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第二节 扩大总量,推进工业优化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全力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新型能源基地、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重点培育和壮大电力、煤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建材、生物医药、农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仓储等七大主导产业,尽快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

一、能源工业。“十二五”期间要加快京能、深能风电、天佑、龙源、U能、大唐等风电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百万千瓦级风电场项目规划工作。大力推进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二期工程项目立项核准,争取2×60万千瓦电厂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步伐。“十二五”期间电力总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以上

二、新型煤化工。要积极参与“三乌—市—旗(即“西乌旗—东乌旗—乌拉盖管理区—霍林河—科右中旗”)” 区域经济协作带分工,借助霍林郭勒市和锡林郭勒盟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全力推进百吉新园区建设步伐。建设2000万吨洁净煤项目及其下游产品、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2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

三、矿产资源开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争取资金对我旗境内的煤、多金属和非金属矿进行勘探,摸清家底,保证现有矿山生产的后续资源。结合我旗电力工业发展的实际和资源优势,“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硅冶炼、锌冶炼及铅锌深加工、年产10万吨低温煅烧叶腊石超白细粉等建设项目。

四、建材工业。重点推进安兴煅烧高岭土项目二期工程,科右中旗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规范采石、红砖生产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用热电厂粉煤灰和烟尘脱硫,建设年产1亿块粉煤灰蒸压砖项目和10万立方轻质粉煤灰砼块项目。

五、生物医药技术。依托蒙医蒙药研究所,大力发展蒙药产业,实施蒙成药和民族医药制剂项目。

六、农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我旗优势,紧紧围绕加工增值和延伸产业链,突出品牌经营、品位提升,促进生产专业化。“十二五”期间,要利用花生、马铃薯加工休闲食品项目、生产真空保鲜玉米项目、实施荞麦产品深加工项目、牛羊肉深加工项目、二龙屯米业杂粮杂豆深加工项目、金格乐富硒油扩能达效等项目,加快实施“洽洽”瓜子建设项目。

七、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百吉纳“一区二园”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其承载能力。做好园区总体规划和详控规划,完成供电线路、通讯基站、铁路专用线、给水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进入自治区级开发区行列。要在煤化工、热电、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支柱产业初具规模的基础上,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逐步构筑和提升煤—煤化工、煤—热电、建材、有色金属冶炼四条主要产业链,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逐步实施产业链之间以及整个工业产业系统的大循环,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服务业等,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照顾扶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结合“放小”和“扶小”,鼓励社会各类投资者投资创办中小企业。加大传统产业、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深挖潜力,发挥优势,培育壮大。

第三节 集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加快构建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着力构建辐射全旗、带动周边地区的“四大市场体系”,即:巴彦呼舒地区市场体系、专业特色市场体系、苏木镇农贸、集贸市场体系、嘎查村零售网点体系;构筑“六大市场网络”即:日用品下乡网络、农资下乡市场网络、农副产品进城市场网络、再生资源市场网络、粮食流通市场网络和市场信息化市场网络。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能齐备、制度完善、竞争有序、能够满足居民消费需要的市场流通体系。以中天物流为龙头,建设巴彦呼舒镇物流园区,推进苏木镇级物流节点建设,培育、壮大物流仓储企业,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为使我旗成为未来东北地区商贸流通业的重要节点奠定基础。

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积极引进商业银行在我旗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发展网上金融服务。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力争发展农业和巨灾再保险体系。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发展网上保险等新的服务方式。扶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扩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机构经营、服务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金融服务。

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推广面向中小企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推进电子政务。实施并完善政府网络平台项目,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字认证中心,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门户网站体系,依法开放政务信息,促进办事程序规范。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展无纸化办公。改善邮政和电信基础业务,发展增值业务,开发新兴业务。发展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扩大网络资源共享范围。大力发展职业介绍、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完善邮政网络,加快发展速递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树立发展大旅游理念,加快旅游资源整合重组,融合我旗独有的科尔沁历史、民俗、文化、体育等要素,大力实施旅游精品产业工程,强化区域合作,打造区域品牌,形成景点连接、景区配套、多业发展的旅游事业发展格局。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积极争取并实施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自治区级蒙格罕山旅游景区、自治区级五角枫旅游景区、科右中旗博物馆基础建设、提档升级项目。完善并扩大翰嘎利湖生态旅游规模。治理翰嘎利水库引水渠清淤及周边环境生态,建设并开放图什业图赛马场旅游景点。加快实施图什业图王府复建工程,深挖民族文化遗产。加快培育旅游企业,引进旅游中介组织,融入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

第一节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一、改善农村牧区环境

加强整治。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实行嘎查收集、苏木镇运输、旗处理的运行体制,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设立村级垃圾收集站,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储存,2015年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完成改厕工程。分期分批完成村屯户厕改造工作,完成村屯公共厕所的卫生改造,2015年村级户厕和公厕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配合农村道路改造、排水沟建设等工程实施建设污水处理工程。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明渠排泄。采用占地面积小、建设投资少、能够达标运营的污水处理设备,2015年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50%。推动村容村貌整治。合理规划安排村民的生产生活用地,做到村庄无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乱搭乱建现象。开展拆除翻建清理工作,村庄内断壁残垣、破旧房屋全部拆除,村容整洁,无乱贴乱挂现象。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天然气、液化气的供气比例,发展和推广规模养殖场粪污沼气化处理,对秸秆等自愿企划,生成气体燃料,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绿化美化村庄。配合道路改造实施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公共绿地、街头绿地,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二、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机构和设施。建立以嘎查、居委会为单位,以健康教育、医疗护理为主要内容,覆盖城、镇、嘎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积极稳妥推行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强化教育设施及中小学改建撤并工程,统一建设镇区住宿学校,2015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部达标。根据嘎查的规模和等级不同,建设不同规模和内容的村级文化大院,包括嘎查委员会、技术推广站、图书活动室、文娱活动室等。发展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活动组织和形式,所有嘎查全部配建全民健身设施。

三、加强农牧民培训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健全组织,拓展方式,完善科普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促进农牧民科技素质的普遍提高。抓好农牧民转业转岗培训,使每个农牧民掌握1—2门劳动技能,促使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强农牧民培训中心建设,改进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改善培训手段,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建设科技书屋,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第二节 城镇化建设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综合考虑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科尔沁文化,突出特色。“十二五”期间,要全部完成苏木镇总体规划,详规完成80%,嘎查总体规划完成100%。实施巴彦呼舒镇北山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成休闲、观光、旅游一体的城镇生态公园。

扩张城镇规模。要以巴彦呼舒镇为核心,形成中南部以高力板镇、好腰苏木镇、中北部以吐列毛杜镇、巴仁哲里木镇、杜尔基镇为重点的城镇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扩张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对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加快扩张城镇人口规模。到2015年,全旗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巴彦呼舒镇的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排污、绿化、亮化、美化、通信、道路、消防、人防及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巴彦呼舒镇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城镇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8平方米,集中供热实现300万平方米,完成巴彦呼舒镇供水扩建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巴彦呼舒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京科科右中热电厂供热主管网工程并投入使用。继续争取巴彦呼舒镇水源地保护、小城镇建设项目,保持巴彦呼舒地区供水安全,增强安全供水能力。加强中心镇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供气管网建设项目。实施高力板镇、好腰苏木镇、吐列毛杜镇、巴仁哲里木镇、杜尔基镇路面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市政公用事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镇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场站,建成环城线路并通公交车。积极发展规范出租车业,方便群众出行。规范房地产开发。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供给、稳定房价,促进住房梯次消费。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加强资本金管理,规范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保险。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市场化程度。

第三节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保护

严格执行农用地转用计划,保障全旗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坚持“确保重点,控制一般”的原则,保障全旗“十二五”期间的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以及大中型非农业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用地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调控,确保全旗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防灾救灾安置建设、重点小城镇建设等建设用地的需要。优先考虑巴镇地区、百吉纳工业园区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注重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力争通过土地整理置换解决城镇、村镇建设对占用耕地指标的需求问题。严格控制一般项目占用耕地建设,鼓励利用非耕地和存量土地,原则上不安排经营性房地产开发占用耕地指标。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整合土地规划资源,支持经济建设。根据上级下达的各项规划指标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我旗土地资源向集约型和生态型发展。

因地制宜加大土地整理力度。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挖掘现有耕地资源的潜力,实现土地复垦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计划目标。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整体质量,进一步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积极推进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进程,优化农用地开发利用结构,稳定现有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增强耕地的承载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防治土地资源退化的力度,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加强在规划、计划、设计等源头上贯彻节约集约理念,引导全社会在生产、使用、消费环节大力节约土地资源。转变以粗放利用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逐步形成与节约型社会相协调的资源利用模式。

“十二五”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294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733公顷。农用地转用达到554公顷。到2015年耕地保有量控制在265076公顷,生态退耕2405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10169公顷。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实现土地整理面积7500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实现新增耕地不低于225公顷。到2015年林地面积增加30892公顷。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区域工业中心城为目标,着力构建交通、水利、电力、信息为主体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节 交通

一、公路

打通域内公路出口,构筑畅通的国道、省道干线和通邻县公路网络,发挥公路网整体效率。到2015年,争取建设巴彦呼舒至哈根庙一级另一幅建设工程、代钦塔拉至霍林郭勒水泥路改造升级工程、巴彦呼舒至吉林省通榆县开通油路改造升级工程、巴彦呼舒至乌兰浩特线路面改造工程、巴彦呼舒至鲁北油路改造工程、省道101线乌兰浩特—霍林郭勒公路科右中旗段一级一幅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已通砂石路的路面硬化工程。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确保公路好路率达到70%以上。

二、铁路

扩大运煤通道建设,提高铁路运能,协助完成通霍铁路复线、锡乌铁路科右中旗段建设并投入运营。争取实施长春至白音胡硕铁路、白音胡硕至北京铁路客运专线。

第二节 水利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继续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供水规模,全面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业用水开发、防洪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坡耕地改造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新格局。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供水能力。按照“煤跟水走”的战略布局,加大煤化工产业发展力度,打造煤化工基地。提高工业用水供给能力,发挥水资源优势,重点推进白云花水库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工程性蓄水、调水能力,确保工业用水需求。

加强农田草场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水源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后加水源地建设、节水改造工程、新增旱地改水地节水灌溉工程、牧区节水灌溉工程,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水源工程体系、节水灌溉工程保障体系和灌溉管理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优化生产格局。加快霍林河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工程进度。

加快霍林河防洪工程建设速度,积极争取霍林河治理工程项目。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立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控制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的行为。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确保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水资源综合调配能力建设,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实施城乡饮水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城镇饮用水供给能力和水质,着力解决农村牧区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十二五”时期解决6.32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旗农村牧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第三节 电力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决策部署,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统筹城乡电网发展,适应农村牧区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满足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农网改造升级重点是解决全旗农村牧区电网主网架薄弱、供电能力不足、户表改造不到位等问题,力争实现村屯和户表的改造率均达到100%,建设“结构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小”的坚强农村电网。建成66KV农网主网架,10KV及以下配电网达到科学、安全、可靠、节能降损的目的。

通过农网、县城电网及农网改造完善工程的建设与改造,科右中旗农村电网结构得到逐步完善和优化。“十二五”期末全旗主网架布局更加趋于合理,送变配电的供电能力大幅度提高,电网供电半径进一步缩小,农网布局基本合理,从根本上解决农网安全隐患多、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性低、电压质量差等诸多问题。电能供需基本平衡,供电可靠性逐年提高。

第四节 信息基础设施

以互联网、宽带、物联网、应急通信体系为重点,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继续建设光纤骨干传输网、宽带综合接入网,提升网络整体水平。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无线网络系统,实现通信普遍服务,数字电视实现全覆盖,实现政府、城乡社区服务、教育、企业、交通等信息资源共享。

加强通信网络和农村牧区电信、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电话和电视“村村通”、 “户户通”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以及高速宽带网络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宽带接入,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形成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卫生、餐饮旅游及金融保险、为农牧民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牧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村村通光缆和有线电视,鼓励广大农牧民信息消费。

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网络、广播电视综合网、无线电网络、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第六章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按照“南治、中控、北退和集中控制工业区域”思路,全力抓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促进生态平衡,确保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加强环境保护

一、加强水环境保护

加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大《水土保持法》的执法力度,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管理程序,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做好农牧业生态污染源的防治。科学使用农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逐步减少农药用量,推广有机肥,减少农药污染。加强对禽畜养殖污染的无害化处理,防止农村牧区河网的富营养化。加大农村牧区垃圾的收集、输送与处理力度,推广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加强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巩固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果,杜绝“反弹”现象出现。在水环境治理中,要有效削减有机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农村牧区环境保护控制农牧业面源污染。完善生活污水处理场及配套措施,推动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保证水系的总体质量。鼓励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到2015年,全旗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

二、加强大气环境保护

实施对企业废气和烟尘排放的监测和管理。鼓励清洁生产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企业生产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限制高硫煤生产和使用,推广洁净煤技术,制定城镇燃煤和燃料油含硫量限制标准。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的扬尘。餐饮业要做到油烟达标排放,减少餐饮油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到2015年,巴彦呼舒镇好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达到311天以上。加强制度建设与执法检查,加大对声环境的治理。切实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力度,全旗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5%—-30%,氮氧化物排放量保持2010年水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0%到20%,氨氮排放量保持2010年水平。

三、加强人居环境保护

加强城镇环境绿化工作。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合理组织生态绿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化,提升绿地植物养护水平。结合重点工程项目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配套绿化建设步伐,进行有计划的造林增绿。

加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投入,建立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的城镇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完善城镇生活垃圾、粪便的收集、处理、处置系统。合理分布和设置垃圾收集点、废物箱和生活垃圾中转站,逐步实现对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袋(桶)装,完善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系统。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搞好公共公厕的建设和改造。到2015年,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倡导绿色消费。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安全检测和监督,大力治理“餐桌污染”,禁止买卖、食用国家禁止的野生动植物或其制品,严格控制公共场所吸烟,逐步降低烟民比例。倡导住房适度消费,鼓励使用环保装修材料,积极推广建设生态住宅区。鼓励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节水、节电产品和用品。

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

一、南部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区

以实施科尔沁沙地治理和“三北”五期防护林等项目为支撑,采取盐碱地改良、人工种草、人工造林、封沙育林、设置生物沙障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南部地区沙化、盐碱化趋势。

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源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水土保持的科技支撑能力。

要加强收缩转移工作。有计划地将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嘎查艾里部分或整屯搬迁,以减少生态环境的压力。

二、北部农、牧生态综合治理区

继续坚持“大面积封、按计划种”的方针,采取封育、退耕、种树(草)、禁牧、休牧、轮牧六项措施,实施已垦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增强草原自我修复能力。以退耕、退牧为切入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工程,防止过度开垦、超载放牧和水土流失。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加大草原保护类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草原生态置换工程,严格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管理制度。加强草原监理、监测和科技支撑建设。

三、中部生态恢复治理区

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全面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大力营造沿铁路、公路干线绿化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林和护路林,建设农田保护林和道路绿化带。沿境内国、省道干道形成绿色生态长廊,切实改善通道沿线生态环境。

以严格控制乱开滥垦为重点,积极争取以封代造项目,切实保护耕地、林地、草地、湿地,促进生态修复。

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对耕地、草原、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节约利用土地。合理利用农用地,严禁滥用耕地和宜耕地,保护耕地资源;节约利用非农业用地,严格划定工业、城镇、绿化用地,分类规划,用途不变,节约利用;珍惜水资源,按资源分布、总量,合理规划年度城镇、工业、农牧业用水。按照国家水资源管理要求,控制用水总量,实施定额管理,执行万元产值用水限额标准。加大利用洪水资源效益,减少洪水危害,有效利用洪水资源。

“十二五”期间,围封200万亩,禁牧800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水土保持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6%。

第七章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动科技,健全医药卫生体系,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构建和谐科右中旗。

第一节 努力扩大就业

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引导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就业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中合理分配。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引导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以及外转移就业。鼓励有创业基础的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十二五”期间,力争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万人左右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重点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5年内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城乡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健全低收入群体临时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在巴彦呼舒镇桥南、桥北和铁路社区各新建一所能够容纳400名学生以上的公办幼儿园,建好苏木镇(工作部)中心幼儿园及村办幼儿园(幼教点),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继续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建设一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优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深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完成普通高中校舍标准化扩建任务。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和推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弹性学习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推进教育创优工程。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

第四节 推动科技事业发展

全面贯彻国家科技方针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到2015年,全旗科技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5%。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拓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广度和深度,发挥科技在工业、农业、社会事业领域中的强大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五年计划培训农牧民35万人次,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技术培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格局。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科技进步,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引进推广绿色农牧业技术、特色农牧业技术、生态农牧业技术。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做好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五节 健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难题。巩固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地位,加强苏木镇卫生院、嘎查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保护和发展中蒙医药,加强旗医院、蒙医医院、中医院和铁路医院对中蒙药的临床研究,推进中蒙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基本可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用药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强化生殖健康服务,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

第六节 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

以丰富全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全人民身体素质为导向,加快建设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

深入挖掘科尔沁文化内涵,弘扬科尔沁文化,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合理开发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和历史文物古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以乌力格尔、好来宝等为代表的民族艺术品牌。建设乌力格尔厅、乌兰牧骑排练厅、旗图书馆项目。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全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投入力度。加强各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依托“马文化”,开发“马产业”,提升我旗“马文化”的知名度。继续举办那达慕等传统体育项目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和投资体育产业。规范发展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以及多种形式的体育组织和经营实体。

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和档案馆功能建设,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加强各机关、各苏木镇档案工作,大力改善档案工作基础设施条件,档案馆功能建设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以上。各苏木镇力争建设一处档案室。

大力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在巴彦呼舒镇兴建广播电视蒙语播控中心和城市影院两大标志性建筑。认真实施农村牧区电影“2131”工程,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农村牧区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旗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第七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加大扶贫投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效率。借助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加大对贫困嘎查的投入。积极争取和实施生态移民、扶贫移民项目。规划实施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等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增加贫困农牧民的收入。注重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扶助,在寄宿学习、职业教育等方面给予贫困生照顾,通过学校教育创造就业机会,最终实现脱贫。完成我旗廉租房建设工程、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到2015年,建设各类棚户区(危旧房)5万平方米以上,受益居民5000户以上。

第八节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完善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系,实施好苏木镇计生服务站项目,建设173个嘎查级计生服务室。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实施计划生殖健康促进计划,鼓励婚前和孕前医学检查,预防和控制出生婴儿缺陷。用好用足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到2015年,全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左右。

第九节 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

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引导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日常预防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政府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和谐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居民群众自主维权相结合的社区居民权益保护机制。“十二五”期间,城镇社区基本实现每个街道拥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居委会拥有社区服务站;努力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每个行政村的农村社区要拥有一个社区服务站;同时开展城乡社区资源共享、“共建对接”活动,不断加强农村牧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组织城乡社区互动活动,开展城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救助等一系列交流与合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新局面。

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继续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人防工程2万平方米。按照国家、自治区主管部门的要求,由科右中旗人民政府无偿划拨1000亩建设人防疏散基地。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确保投资增长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实现投资规模较快增长和投资效率持续提高,有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提档升级,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健全投融资体系。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商业化、投资决策程序化、项目管理专业化、政府调控透明化、中介服务社会化的新型投融资体系。改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投资权限,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各领域建设。以加快百吉纳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通过政府配套政策和配套投入带动社会投资。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重以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支撑扩大投资规模,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及兴安盟资金扶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项目,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旗医院改扩建工程、旗体育中心建设、旗文化三馆建设等为重点,切实强化社会事业薄弱环节的投资与建设力度,夯实和谐科右中旗的发展基础。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要素市场建设,完善价格调节机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内外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加强土地、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基本要素保障体系建设,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

土地保障。加强土地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需求,重点保障园区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农村牧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探索农牧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流转途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资金保障。强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基础设施融资难问题。加强与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商业性银行的合作,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吸引更多金融单位进驻我旗。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完善产权交易、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人力保障。完善用人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管理、配置、使用及流动的良性运转机制。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源总量优势,结合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强化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作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提高普通劳动力技能水平。

技术保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重视关键技术的引入。增加财政投入,增强税收、金融政策对技术创新和引进的支持力度。强化与自治区内以及外地科研院校和大企业的合作,通过积极引入技术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

第三节 加强开放合作

全面解放思想,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机遇,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以大开放、大协作促进大发展。

强化区域协作。强化与自治区内周边以及东北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积极发挥地处自治区和东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全面融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瞄准东北地区和自治区东部盟市产业辐射,努力建设兴安盟的经济强旗。加强与沿线发达地区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促进产业大发展。

优化开放合作环境。从完善政策、提升服务、健全法制等方面,不断优化开放合作环境。坚持贯彻落实已制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旗情继续补充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的投资环境,并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中旗水资源、区位等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做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煤化工、物流等重点项目策划和包装,不断更新项目库。围绕全旗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园区招商和专业队伍招商。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区域性重点企业,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节 增强组织保障,促进规划实施

加强旗委、旗政府对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强规划实施的考核,将其纳入旗直部门及乡镇领导班子业绩综合评价体系,作为班子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总体规划,进一步细化总体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与任务,编制重要的专项发展规划,确保全旗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科右中旗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817号-1 标识码 1522220001 公安备案号:15222202000103

技术维护:科右中旗政府信息中心 Tel:0482--4124569 Fax: 0482--4128148 Email:kyzq@kyzq.gov.cn

科右中旗政府信息中心举报电话 : 0482--4124569 举报邮箱 : 68864749@qq.com

微信公众号